
加強組織建設,促進學會全面發(fā)展
(在2005-2005年度湖北省科協(xié)學會工作會議上的書面發(fā)言)
      近幾年來省科協(xié)一直把推進學會改革作為一項重點工作,我會是改革試點學會之一。2004年月我們按要求起草了《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改革方案》報省科協(xié)。
      我們認為推進學會改革不是寫文章,《方案》是紙上的東西,關鍵是要落實,核心是要扎扎實實推進學會發(fā)展,要創(chuàng)新和拓寬思路、開拓學會工作新領域,推動學會工作上水平、上臺階,從而增強學會活力、影響力和凝聚力。幾年來我們主要是通過加強組織建設,推動學會全面發(fā)展:
     一、充分發(fā)揮理事會的領導決策作用,實行民主辦會
學會是科技工作者的社團組織,只有充分發(fā)揮理事會的領導決策作用,實行民主辦會,學會才有生命力和活力。
    1、堅持每年召開一次理事會議,決定學會重大事項
學會的第六屆理事會召開了七次理事會議,主要內容:一是秘書處匯報當年的學會工作(包括財務狀況),提出下一年活動計劃;二是對學會工作提出意見和建議;三是討論學會重大事項,形成決議。堅持按期召開理事會議至少有以下作用:一是加強了學會同理事和理事之間的聯系;二是使全體理事全面了解學會(包括財務狀況);三是體現了理事會的民主管理和民主決策作用,實行民主辦會。
    2、按期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進行理事會換屆
學會章程規(guī)定每屆理事會任期5年,只有按期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進行理事會換屆,學會才有生命力。2007年我們召開了“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成立60周年暨第七屆會員代表大會”, 完成了理事會換屆。第七屆理事會體現了以下特點:一是首次改變由掛靠單位的官員擔任理事長的狀況,由華中科技大學校長,工程院院士李培根教授任理事長。學會從1958年掛靠省機械工業(yè)廳(局,包括行業(yè)辦、投資促進中心)以來,一直是由正副廳(局)長、主任任理事長;二是理事分布更為合理,基本取消了政府官員理事、增加了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yè)理事;三是企業(yè)理事大幅增加,已超過一半,且民營企業(yè)的理事增加較多;四是理事平均年齡由55.8歲下降到50.1歲;五是凡是積極支持學會,經常參加理事會議和學會活動,堅持交納會費的繼續(xù)保留其理事(或常務理事)。這樣的理事結構體現了學會的活力和生機,對學會發(fā)展十分有利。
    3、加強同理事的聯系,爭取理事對學會的支持
    一是免費寄發(fā)學會內部刊物《學會信息》,使全體理事了解學會動態(tài);二是學會舉辦的各種活動(學術會議、論文評審、技術培訓、資格認證、成果申報等)及時通知理事,學會文件也寄發(fā)全體理事;三是為了同擔任領導職務(校長、院所長、董事長、總裁、總經理)的理事聯系,逐一搞清其秘書或聯系人的基本信息;四是經常保持同理事電話聯系,了解其動態(tài)信息(工作單位、職務職稱、聯系方式等)、征求對學會的意見和要求。
     二、進行個人會員重新登記,換發(fā)會員證
     會員是學會的基礎和基本力量,只有全心全意為會員服務,把學會辦成會員之家,學會才有凝聚力和影響力。這就要求學會必須搞清楚全體會員的基本信息,建立會員信息庫,實行會員管理的信息化、網絡化。
     1993年學會編印過一本《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會員名錄》,收錄了5687名個人會員,實際上只有極少數會員參加學會活動,同學會保持聯系,這本名錄成了歷史資料。中國科協(xié)、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和省科協(xié)都要求學會必須進行會員重新登記,實行會員信息化管理, 這也是學會的重要基礎工作。2004年底,我們起草了《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個人會員登記換證辦法》,2005年3月召開六屆五次理事會議獲得通過,隨即開始進行個人會員重新登記換證工作。要求每個會員填寫會員登記表,交2張照片,然后換發(fā)由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統(tǒng)一制作的會員證。要求會員盡量填寫電子表格,用電子郵件發(fā)給學會秘書處。對于紙質表,我們一律錄入成電子表格。現在已對706位會員完成了登記換證,建立了電子檔案(包括會員登記表、照片和匯總表),可以說建立了會員信息庫,基本實現了會員的信息化管理。
     我們的具體做法是“先易后難、先簡后繁”:首先在學會和各專業(yè)委員會體理事中進行,這些人是學會的骨干力量,必須盡快完成;然后在團體會員單位和學會活動積極分子中進行;發(fā)展的新會員也按上述要求辦理。這項工作難度很大,但我們要堅持做下去。
三、為全體會員服務,努力把學會辦成會員之家
我們在開始進行登記換證時鄭重承諾:學會要為全體重新登記換證的會員服務,努力把學會辦成會員之家。
    1、隨著登記換證會員逐年增加,我們相應擴大學會內部刊物《學會信息》發(fā)行量(04年以前300份、05年400份、06年500份、07年600份),免費寄發(fā)給每位會員;
    2、學會舉辦的各種活動(學術會議、論文評審、技術培訓、資格認證、成果申報等)、學會文件寄發(fā)全體會員;
    3、盡力為會員排憂解難。凡是要求學會為其解決問題(包括單位和個人),如技術協(xié)作、技術攻關、技術培訓、職稱評審、資格認證、成果申報評審、論文發(fā)表、子女上學考研等,我們利用學會的各種關系盡力幫助聯系,為其解決,實在解決不了的解釋清楚,只要盡了力會員也很滿意。
     四、加強秘書處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
秘書處是學會的常設辦事機構,只有加強秘書處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才能保證學會的正常運轉。
    1、加強秘書處辦事人員思想建設和能力建設。我會有3位專職學會工作人員,都是2000年省機械廳撤消時退休的機關干部,退休以后全身心的投入了學會工作。我們以學會工作為己任,為事業(yè),幾次拒絕了別人聘請,一心一意謀求學會的生存和發(fā)展、全心全意為會員服務。不計名利和無私奉獻的精神感動了機械工程學術界和機械行業(yè),學會得到了業(yè)界的大力支持。
隨著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迅速發(fā)展和廣泛運用,學會工作必然要實行信息化和網絡化。我們從2002年起上老年大學,從“0”開始學習計算機和相關軟件操作使用知識,結合工作,邊學邊用。現在我們不僅可以自己打印學會文件、各種材料,表格,還可以收發(fā)電子郵件,自己維護學會網站。
    2、購置必要的辦公自動化設備。2002年以前,學會沒有固定資產。2002年12月購置了第一臺電腦,以后逐步購置第二臺、第三臺、筆記本電腦和打印機、復印機和投影儀等。現在學會共有5臺電腦(其中筆記本電腦1臺),固定資產達6萬多元。
     應該說學會的工作效率和服務能力得到了加強。
     五、加強分支機構建設,充分發(fā)揮專業(yè)委員會、分會作用
     我會設有24個專業(yè)委員會、分會,基本覆蓋了機械工程主要專業(yè)領域。在加強分支機構建設,充分發(fā)揮其作用方面我們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1、堅持每年召開1-2次專委會、分會秘書長會議,傳達上級精神,交流情況和經驗,布置學會工作;
     2、支持和幫助專委會、分會舉辦專業(yè)學術活動;
     3、對于困難較大的專業(yè)委員會進行重點扶持,幫助解決問題;
     4、根據專業(yè)和學科發(fā)展,創(chuàng)造條件成立新的專業(yè)委員會。如表面處理與涂裝、特種加工等。
     六、積極開展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推動人才評價體制改革
     1、基本情況
這項工作是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經中國科協(xié)批準,于2004年在全國范圍內開展的一項工作,目的是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人才工作的決定精神,培養(yǎng)造就機械工程領域大批優(yōu)秀人才,探索機械工程師技術資格認證的新機制,積極推進專業(yè)人員技術資格的國際互認。幾年來我會按照中國機械工程學會統(tǒng)一部署,在全省范圍內積極開展這項工作:一是進行廣泛宣傳發(fā)動:大量印發(fā)有關材料;約請省內主要媒體記者詳細介紹情況,《湖北日報》、《楚天都市報》、《楚天金報》和湖北電視臺多次進行了報道;充分利用各種網站和學會刊物發(fā)布有關信息;學會工作人員深入省內重點企業(yè)宣講;召開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工作會議等。這些宣傳發(fā)動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作用;二是主動與湖北省的考試機構聯系,協(xié)調資格考試有關事宜,與湖北省考試院聯合下發(fā)了《關于開展機械工程師資格認證考試的通知》;三是積極組織工程技術人員報名參加每年一次的機械工程師綜合素質與技能考試。2004-2007年湖北省報考、參考和考試合格人數如下表:
| 年   份 | 報考人數 | 參考人數 | 合格人數 | 獲得資格證書人數 | |
| 機械工程師 | 英國IET互認 | ||||
| 2004年 | 47 | 37 | 33 |  |  | 
| 2005年 | 31 | 27 | 7 | 7 |  | 
| 2006年 | 55 | 49 | 27 | 23 |  | 
| 2007年 | 37 |  | 20 | 1 | |
| 合計(湖北/全國) | 170/4340 | 113/ | 67/ | 50/1075 | 1/28 | 
                                                                                 陳萬誠執(zhí)筆(2007年12月3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