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設計與傳動專業(yè)委員會、武漢機械設計與傳動學會第十七屆學術年會于2009年5月30日在武漢科技大學機械自動化學院召開,會議主要內容是進行學術交流和舉行第六屆第十次理事會議。10個單位的46名代表參加會議。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陳萬誠、副秘書長佘文芳應邀參加會議。
(一)
學術年會開幕式由武漢科技大學校長、副理事長孔建益教授主持。湖北省機械工程學會陳萬誠秘書長到會并致詞:他回顧了學會五年來的發(fā)展,充分肯定了這一屆理事會成立以來在學會發(fā)展、學術交流以及學會與企業(yè)交流合作等領域所取得的成績;肯定了學會堅持每年召開一次學術年會對機械設計及傳動學科和技術的發(fā)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希望下一屆理事會繼承學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強化學術氛圍,進一步發(fā)揮良好的學術交流平臺作用。專委會理事長陳興德教授級高工就這次年會的籌備情況作了介紹:本次年會征文44篇,審查通過41篇,由湖北工業(yè)大學學報正刊第二、四期出版;專委會從1999年開始每年召開一次學術年會,已連續(xù)舉辦了十一 次,已經成為學會的學術活動精品。陳理事長說本屆理事會成立已經五年,行將屆滿,即將啟動換屆程序。下一屆理事會如何組建,如何開展工作,請各位出謀劃策。總之要組成一個充滿生機和活力理事會,才能把學會辦得更好。作為我個人來說,要把這個班交好。
(二)

會議第二階段是科技報告會,由學會副理事長陳定方教授主持。首先是武漢理工大學物流學院副院長李文鋒教授作了題為“物流復雜系統(tǒng)與裝備技術”的主題學術報告。報告直觀生動地論述了在復雜環(huán)境下存在復雜多變的情況,現(xiàn)代物流技術發(fā)展的前沿課題及相關技術基礎,提出基于傳感網絡的現(xiàn)代物流信息化及其裝備技術是復雜物流系統(tǒng)的必要技術支撐,并就其研究團隊在該領域的研究成果進行了詳細介紹。接著,武漢工程大學機械學院的何毅斌博士作了題為“風力發(fā)電傳動裝置關鍵技術”的主題報告,詳細介紹了行星齒輪減速機構原理及其在風力發(fā)電技術與海洋升降平臺領域的應用前景;江漢大學的譚昕博士報告了“基于磨削余量均化的平面包絡環(huán)面蝸桿優(yōu)化設計的最新研究成果。學術報告內容豐富,具有啟發(fā)性和創(chuàng)造性,引起代表們的共鳴和熱烈討論
(三)
會議的第三階段是優(yōu)秀論文宣讀,由副理事長陳定方教授主持。武漢理工大學智能制造與控制研究所的余震博士宣讀了題為《雙梁橋式起重機的虛擬樣機的實現(xiàn)》論文;梅杰研究生宣讀了《橋式起重機的三維參數(shù)化設計與交互式仿真技術的研究》論文;肖銳研究生宣讀了《新型并罐回收機的設計與樣機制造》論文;湖北工業(yè)大學安寧副教授宣讀了題為《用ADAMS分析自卸車作業(yè)穩(wěn)定性》的論文。上述論文分別就各自在機械設計及傳動領域的研究工作及進展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取得與會學者一致的好評
會議第四階段是專委會六屆十次理事會議,由陳興德理事長主持,與會理事參加。江漢大學的譚昕博士、武漢理工大學智能制造與控制研究所的余震博士生列席。陳興德理事長對理事會換屆工作作了詳細說明,并討論通過了新一屆理事會理事的推薦原則:1、理事會必須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堅持科學發(fā)展觀,繼承和發(fā)揚專業(yè)委員會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促進產學研結合更緊密,使學會真正成為廣大會員學術交流的平臺、成為服務經濟建設的平臺;2、新一屆理事會要更富生機和活力,需要吸收一批年輕,積極的理事組成學會的中堅骨干;3、專委會理事要嚴格按照學會章程參加學會活動、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繳納理事會費; 4、爭取吸引一批企業(yè)人士成為理事,有利于搭建學會與企業(yè)交流與合作的平臺。
大會順利完成各項預定任務,在熱情友好的氣氛中圓滿結束。